2)第120章 分析的逻辑_投行之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男的说答反馈实在抽不开时间,今晚必须答完否则就赶不上月底前最后一次内核会,赶不上内核会整个项目就得加期,等同于项目重做一次。

  结果对方说:“加期是什么鬼?”

  “答反馈是什么鬼?”

  “什么鬼还能比周杰伦,比整个青春重要?”

  于是结果可想而知,没两个月就拜拜了。

  原因又是:没重视了,没爱了,没当初捧在手心里的感觉了,连青春都没了,不拜拜就见鬼了。

  当然,因为内核会前的反馈报告只有初审项目的内核委员看,内核委员也是人,也自然有想的不彻底、不到位的地方,所以这就是为何答完反馈还要举行内核会的原因。

  此时内核会有委员提出,东光高电项目组交上来的反馈报告,有矛盾之处。

  矛盾的原因是:原材料占比一会儿上升,一会儿又说减小,逻辑不清晰,无法解释产品毛利率变化。

  毛利率=(主营业务收入-主营业务成本)/主营业务收入×100%。

  很多人理解毛利率就是看公式,看公式的话,毛利率无非就是收入与成本的差值再除以收入。

  但是我们从小到大学数学公式,目的不是为了机械地把公式读出来。学公式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理解一些原本抽象的概念。

  比如别人要我们解释为何一家企业的毛利率高,我们不能说:“哦,因为这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高,主营业务成本低。”

  这是一种解释没错,但其实这等于没解释,因为我们这是赤裸裸地用数据解释数据。

  如果有人问我们:“为什么你高考只考了280分?”

  我们不能回答:“哦!因为我语文多少分,数学多少分,理综多少分……”

  这当然是一种回答,只不过这就是用数据解释数据,根本不是别人想要的答案。

  别人其实真正想问的是:“你高考280分是因为你不认真学习么?你是艺术生么?你高中是不是早恋了?你是不是家里很有钱要出国读书所以高考就裸考玩玩?”

  非常多的投行专业人士,大牛行业研究员,大牛财务分析师,名片上的证书一箩筐一箩筐的,真正写分析报告的时候,大多数人全在用数据解释数据,好似一份研究报告数据足够多,足够让行外人眼花缭乱,就显得自己足够有水平……而数据变化的真正原因你问他们,大部分人不一定能答得上来。

  所以在毛利率这个问题上,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。

  从构成上看毛利是收入与成本的差,但实际上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生产加工,转换“自身构成”以后,增值的那一部分。

  换而言之,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。

  比如产品通过研发的差异性设计,对比竞争对手增加了一些功能,这时毛利也就增加了。

  毛利率越高的公司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g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